梅区府[2016]15号(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州市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作者:区委区府办    时间:2016-10-22 14:25:31   浏览:   
【字体:  打印

  

梅区府〔2016〕15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州市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市属驻区各单位:

《梅州市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业经梅江区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

2016922

梅州市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我区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深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取得重大进展,对于实现振兴发展目标,建设首善之区、幸福梅江意义重大。

一、关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始终围绕全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紧扣振兴发展主线,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扭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坚守生态保护和维护稳定两条底线,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总体来看,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良好,预计规划纲要确定的大部分主要目标能够顺利完成,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稳步增加。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60.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7%,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68.8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4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比十二规划7.5亿元目标超收1.5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农业总产值15.5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3%;工业总产值5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18.129.952调整为2015年的15.333.451.3,距离十二五预期目标的产业结构152956,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有较大提升空间。

招商引资工作有新进展。大力实施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工程,以项目建设促进产城联动,以大项目、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取得重大成效。2011年共引进项目230个,计划投资额超150亿元;2012年共引进项目319个,计划投资280亿元;2013年引进57个项目,招商项目计划投资205.6亿元;2014年共引进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31.78亿元。四年间共引进项目投资达767.38亿元。

——城区扩容提质加速推进

城区扩容提质加速推进。江南新城建设的土地征收基本完成,安置区建设稳步推进。梅江碧桂园、万象江山、万达广场、壹江南等大型商住项目加快建设,首家城市综合体客都汇建成开业。生态适宜型产业取得较大进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喜多多电子商务科技园入驻东升生态工业园;客天下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千佛塔、樱花谷成功创建国AAA级旅游景区,全市2家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落户我区,旅产业投资和服务水平位居全市前列;乡村旅游建设成效显著,阿鲤廊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光荣称号,城北镇、扎上村分别获评全省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梅州旅游特色村称号;创办客家风情文化旅游节婚庆文化旅游等节庆品牌,打造幸福之都、诗画梅江旅游形象,全面提升我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完成梅(州)平(远)高速、新程江大桥前期准备工作,客都大桥、罗乐大桥和梅州市客运枢纽中心建设顺利,道路改造升级工作加快推进,梅大高速梅江段、国道G205线城北段、省道S333线、环城路改造完成,通往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樱花谷、台湾农民创业园、西阳鲤溪万山村的旅游公路建设完工,新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黄塘河小流域应急段及白宫河治理、黄寨河清理整治工程基本完成,西阳镇白宫水、长沙镇大密水、小密水山区五市中小河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民生建设稳步提升

全区常住人口逐年增加,社会活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区常住人口418004人,较2010年增长9.7%十二五前四年常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34%。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00元,五年年均增长11.3%;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五年年均增长14.9%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果喜人。扎实推进社保惠民举措,着力构建城乡普惠性社保体系,我区被确定为广东省新农保全覆盖试点县区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大病医保普惠群众,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落实。全面实普通门诊统筹、特定门诊制度,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广州6家医院实现联网即时结算。社会保险体系复合型、立体化格局初步形成。2014年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险综合参保人数15.12万人,前四年年均增长18.4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5.91万人,前四年年均增长21.97%;全区五险社保基金征缴总收入2.67亿元,前四年年均增长10.82%。我区先后两次获得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先进单位,历年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社保扩面任务。

教育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9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23.63%,初中三年保留率达106.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1%。荣获广东省教育强县(区)并通过省教育强复评验收,实现省级教育强镇(街)全区全覆盖并通过教育强镇(街)复评验收,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公共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振兴足球之乡工作成效凸显,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工作位于全市前列。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安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区7个镇、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和123个村、社区人社服务站全覆盖,统一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具备了社保、就业、劳动维权等人社服务一站式、一体化公共服务能力;江南街道办事处被列为广东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是我市第一个省级示范点。江南街道率先全市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全面加强平安建设,进一步强化民事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连年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区称号,所有镇(街)实现平安镇街创建目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化强区工作进一步加强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区图书馆通过国家二级馆验收,区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所有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二级站以上标准,文化室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两家农村(社区)文化俱乐部试点被确定为全市示范点。文化惠民工作成效明显。全区建有群众文体队伍80多支,年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文化三下乡等1000场次以上,魅力客都·梅江欢歌水上舞台定期演出。2014年组队参加歌颂中华咏比赛荣获省铜奖和市金奖,原创舞蹈《阿妹采茶啰》获得岭南舞蹈大赛第一名、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客家古民居季立居被评为广东省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编印《江南新城铁路以北范围传统民居建筑普查资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新突破,福禄岌民居群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人境庐和荣禄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座民居获评市级古民居。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API)以上,水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节能方面,狠抓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截至2014年,梅江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完成十二五任务的182.09%超额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在生态建设方面,我区积极推进绿梅州行动,消灭荒山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2.94%,林地绿化率突破95%,生态严控区得到有效保护,建成区绿化率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了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饮用水源保护和畜禽养殖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铺开,水质维持优良,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和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均维持在100%;工业污染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重点完成了梅州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作,大大提高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完成了梅州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9.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巩卫工作向纵深开展,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加强餐饮业监管、垃圾清理、病媒生物防制、坑洼路面修复和建筑工地管理,将环境整治行动向火车站、汽运中心、老旧生活小区、集贸市场等区域推进,有效保障了城乡环境质量,人居环境全面优化。在能力建设方面,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测、监察、信息和宣教能力建设,环境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在生态创建方面,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投资管理体制、商事制度、财税、金融、价格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稳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全面完成区卫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8个部门的机构改革任务。不断深入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微改革、微创新项目,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景区、进农村活动,在全市率先开展创建廉洁镇村活动,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发展环境

三五时期,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从全球看:国际形势依旧复杂,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国际分工格局加快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信息技术将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领域,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国际秩序之争更趋激烈,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和国际政治格局酝酿新变化,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更加复杂多变,我国周边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

从全国看: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点的新常态,增长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力将逐步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可以创造巨大的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将促进国治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指明了更加清晰的主攻方向。

从全省看:前全省经济运行潜在风险加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紧迫、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社会领域矛盾凸显等问题制约了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继续转变发展方式,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加快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地区结构将从珠三角率先发展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推进,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经济福祉将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经济新常态下,全省经济将保持略高于全国平均速的稳定增长。经济增长动力将逐渐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真正实现增长速度下台阶,增长质量上台阶

从全市看: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深入实施,广州对口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梅州市委、市政府推进嘉应新区建设,打造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推进广东梅江韩江特色旅游产带建设,为我区发展带来更多的政策红利、更广的发展空间。我区将享受到中央和省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对接、主动谋划加快振兴发展项目,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梅州具有重大意义。未来随着梅大高速、济广高速、汕湛高速、梅平、东环、大丰华等高速公路的加快规划建设,梅汕客专、梅河(龙川)客专、梅州至龙岩高铁的顺利建成,梅县机场迁建成功,我区毗邻珠三角、海西和潮汕地区的区位优势将会随之凸显,有利于主动融入珠三角、海西等地区的经济辐射,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这些为我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发展空间提供新的机遇。

(三)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积极因素和矛盾风险复杂交织,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发展的机遇主要包括:

政策叠加效应注入强大发展动力。既有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又有国家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政策扶持,还有广州全面对口帮扶,我市倾打造嘉应新区、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梅江韩江文化生态健康旅游特色产业带的一区两带发展新格局,政策效应叠加,有利于我区聚焦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为我区加快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将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体制机制瓶颈将逐步解决,发展活力和动力将更加充足。

新一轮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力。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孕育突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将催生出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科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凸显。这一轮科技创新有助于我区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我区振兴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拓展新的发展腹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我区充分发挥华侨之乡和世界客都优势,以世界客商大会平台,发挥印尼雅加达等地经贸代表处的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沿线国家合作,充分利用在外侨胞的资源和平台,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宽海内外市场。

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基础仍然薄弱,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够高,2015年全年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6.4%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受房地产市场低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压力大,且重点项目建设、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刚性支出大,财政保运转压力重。三是代服务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四是受区位特殊性和土地、环境容量约束,产业吸引力和项目承力不强,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建设不够理想,工业龙头带动作不大,未形成行业内领军型、旗舰型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有限。五是企业推动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技改投资长期处于低位,创新型人才相对短缺。六是企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融资能力弱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七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重点民生改善力度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等。

二、关于总体要求

编制我区十三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针对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总目标,明确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体要求,按照市一区两带发展格局,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突出产城融合,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守住绿水青山,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领导,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振兴发展目标,努力建设首善之区、幸福梅江

(二)基本原则

推动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正确处理好发展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民生福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率先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支撑作用,力争保持经济稳定在略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就业长期稳定和财力合理增长,努力加快振兴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理顺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不断推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全面转变,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以结构性创新实现结构性增效,努力实现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打造梅江经济升级版。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和谐发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协调有序的良好局面。

——坚持绿色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坚持开放发展。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外经贸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坚持公平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居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保持社会和谐包容。

(三)发展定位

按照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工业新型、产城联动、城乡互动的发展理念,不断突出核心城区的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成为引领梅州发展的新型核心城区。

1﹒山区绿色工业引领区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切实推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端产业,围绕广梅产业园、东升工业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我区建设成为粤北山区的绿色工业基地,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引领区。

2﹒梅州市域经济核心区

充分利用好梅州市交通全面改善的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高铁站、机场新址、汽车运输枢纽站、物流园区的功能对接,充分发挥我区交通枢纽的作用,全面发展城市型经济,拓展城区的服务功能,增强新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形成与周边地区更密切的经济联系,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真正发挥出城市核心区的功能。

3﹒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

充分抓住嘉应新区,特别是江南新城、芹洋半岛建设等所创造的大好机遇,坚持产城互动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产业的大发展作为支撑城市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城市区域品牌的构建和配套服务体系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城乡统筹、产城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全市率先探索一条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客都文化旅游特色区

紧紧围绕全市一区两带的总体部署,主动融入广东梅江韩江特色旅游产业带建设,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婚庆旅游、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等产业。积极推动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新型城镇、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做优旅游投资、消费环境,做城乡旅游品质、做活旅游宣传营销,努力打造成世界客都旅游集散中心、消费中心、产业投资中心、综合服务中心。

5﹒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积极探索出保护中开发、低冲击开发的山区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山区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价值化,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推动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的系统保护、叠加开发模式。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和体制机制创新,闯出一条后发地区、落后山区走绿色崛起和生态文明道路的路子。

6﹒社会民生幸福首善区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执行有利于促进创业、就业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和谐平安梅江。通过协同推进社会民生各领域的发展,将梅江打造成为社会民生的幸福首善区。

(四)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差距缩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均保持在9%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到2018年,全区生产总超过78亿元,人均GDP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超过90亿元,经济实力显著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到2020年,城乡收入比接近54,城乡均衡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

2﹒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低碳、绿色的服务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产值比重达2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3555,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趋完善,生态适宜型产业全面发展,度假旅游、养生保健、运动休闲、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婚庆服务等生态吸引型产业实力不断增长,成为我区新的支柱产业。

3﹒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

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幼教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实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率90%以上,全部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二级站以上标准,建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00%以上。将精神卫生能力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精神卫生建设项目立项和审批,制定和调整精神卫生服价格政策。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振兴足球改革发展,加强培育体育后备人才。到2020年,参与体育锻炼达到总人口88%,全区足球场达90块以上。

4﹒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20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基本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空间边界明确的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技术改造、循环经济等工作顺利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林业发展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稳步提升;生产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1%以上(AQI),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不超过6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城镇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达10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成为梅州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排头兵。

 

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属性

2015

预测数

2020年预测数

2016-2020年均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预期性

60.47

90

9%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预期性

103

103

103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92.88

150

10%

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预期性

9

14.5

10%

5.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预期性

68.85

170

20%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27692

40688

8%

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15865

23310

8%

8.城镇登记失业率

%

预期性

2.40

2.40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约束性

0.339

*

*

增长数据以实际增长数据为前提测算。

注:2015年数据是根据20112015年各项指标的年增长率完成情况进行预测,2020年数据依据十二五期间增长率并结合当前新常态的经济特征进行适当调整。

*约束性指标以省下达任务为准。地区生产总值为现价;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余指标均按现价计算。

三、关于加快振兴发展的重点任务

围绕振兴发展总目标,统筹规划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体制基础,转换发展动力,挖掘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全面创新,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努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科技成果的孵化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振兴发展,建设首善之区、幸福梅江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一区两带建设,依托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新医药、电子信息等地方特色工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和促进旅游投资,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盘活用好客家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加发展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因地制宜,整资源,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同时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

1﹒依托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特色工业

着力发展新型特色工业。紧紧依托广梅产业园、东升生态工业园等载体,大力发展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医药食品等特色支柱产业,培育1—2产值超50亿元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志浩科技、线艺集团、国威电子等骨干企业增资扩产,打造经济发展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配套企业聚集,推动簇群经济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等新型工业。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工业园区共建共享新机制,着力破解项目用地瓶颈。用好与证券公司建立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的良好机会,全面激活民营资本,打造经济发展龙头。深入开展暖企行动,重点扶持风华环保设备等企业做强做大。继续实施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扶持工业企业等政策,研究制定工业企业稳增长、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等鼓励措施,支持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

提高园区企业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扶持、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有效整合集成我区及梅州市的研发资源,通过开放仪器、印制电路板制造设施与研究基地,共享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提供专业技术、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服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强与华工、华农、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构建区域人才资源库和中介平台,构建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科技风险投融资平台,构建成果转化的市场服务体系。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效益提升为重点,加快梅江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2﹒发展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认真贯彻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落实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三年发展计划及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结构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打造闽粤赣边商贸集散地。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电子商务,搭建网上商城,拓展市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现代化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加强我区商贸物流的规划工作,加强本辖区内商贸物流标准的建设。吸引多方投资,促进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市北路现代物流功能区建设,适时启动商贸物流园区、物流技术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示范工作,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带动梅江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加强物流行业协会的建设,营造良好行业竞争环境。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中梅电子商务孵化港、梅州市海外客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园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不断完善配套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和扶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客天下农电商产业园、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等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建设小商品城,鼓励农产品、家居建材、汽车销售等传统商业企业创建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重点打外贸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能力,争取有35个出口品牌进入商务部重点扶持和培育的出口品牌名单。引进资金建设城市综合体、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商贸物流园。推进环市北路、205国道旁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业专业批发市场发展。

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带动旅游产品升级

以梅江韩江特色旅游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区位于产业带中心的战略优势,以诗画梅江为主题,统筹协调城乡旅游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金山、江南、西郊、三角以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为目标,拓展城市旅游休闲空间。改造提升老城风貌,利用老街区、老房子、老厂房,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与城区的历史文化、特色餐饮等休闲项目相结合,引导各种商业业态进驻。进一步提高文化内涵,打造能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休闲街区和主题创意园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滨江休闲娱乐产业岸线、城市绿道、梅江两岸慢行系统、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城市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提升优化城市道路、城市景观、景区景点标识等,加大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完善城市旅游服务系统。西阳、城北、长沙以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继续推进城北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等项目建设。创建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动西阳镇、三角镇打造特色旅游镇,玉水村、鲤溪村、泮坑村打造特色旅游村。通过对历史文化古镇、古村和客家民居的活化保护,吸引返乡精英、文艺人士参与家庭民宿经营,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实现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大型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运营模式,推动艺术书店、主题酒吧、画廊等休闲商业业态进入乡村,提高乡村文艺品味。发挥旅游扶效益,对接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继续推进客天下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打造客家文化产业园、玉水湖旅游度假区、梅台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旅游新亮点。壮大婚庆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养生度假产业,不培育旅游投资新业态及消费新热点。实施智慧旅游建设,重点推进客天下景区智慧旅游应用开发试点建设。

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注重市、区联合,政企联动,实施精准营销。大力实施互联网+旅游,推动线上线下全频道个性化旅营销新模式。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旅游节事、展会、体育赛事活动,强化旅游宣传综合效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旅游联盟、原中央苏红色旅游联盟等重要平台,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广泛开旅游合作,推动旅游营销从景区向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转变,扩诗画梅江品牌影响力,助推产业升级。

4﹒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发展精致高效农业

坚持生态先发理念,把发展精致高效农业与推进扶贫开发、旅游观光、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优化整合区域资源,以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精致化理念谋划,以提升精致农业效益、带动农民耕山致富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名优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耕山致富。

稳步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发展精品花卉、特色水果、优质茶叶、无公害蔬菜特色主导产业。依托梅州三宝区域品牌等平台,抓好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建设,加强西阳镇茶叶种植基地和长沙镇茶叶种植基地建设,打响广东十大茶乡广东十大名茶知名度。继续推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以成功创建农业特色产(花卉)名镇为契机,大力整合樱花、兰花等花卉资源,发展壮大精品花卉产业;以满足城乡人民餐桌需求、稳定蔬菜市场价格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为重点,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坚持精致高效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一批珍贵药材示范基地和集中连片示范点。组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庄园,开发建设农家乐,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提升精致高效农业效益。加快建设广东梅州梅江台湾农民创业园,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将台创园打造成高效精致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区、名贵苗木种植区、梅台农业交流技术合作研发区等。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建设客家特色乡村为抓手,建设中央苏区县幸福村居示范片,整合农业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全面盘活古镇、古村等农耕文化遗留,深入挖掘农耕文明内涵,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以点带面推进幸福村居和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玉水人文历史名村、大密特色产业示范村、泮坑乡村旅游示范村、龙丰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示范村等一批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明显的美丽乡村。大力推进城北休闲农业观光区建设,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农民增收致富的花果画廊、客家桃源。

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资监管、农业综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以政府服务机为主体,农业、科教部门、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多元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和农村电商等,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让农民增收得利。

(二)抓好城市扩容提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抓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推动城市南扩北优,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经济发展通道,大力兴修水利,改善梅江水生态,用好政策优势,抓好国土资源管理,推进人文与自然相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1﹒推进城区扩容提质,实现城市南扩北优

大力推进城市南扩北优。全面完成江南新城、芹洋半岛等重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江北老城区。大力实施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保障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用地需求。充分用好政策性金融信贷,控制好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成本,推动城市经营转入良性轨道。合理布局商贸物流、酒店餐饮、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城市经济,统筹教育、医疗、娱乐体育健身等城市服务。有效引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往城区集中,实现城市、人口、产业及公共设施的相融发展。

扎实推进嘉应新区建设。全面落实《梅州嘉应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突出抓好江南新城、芹洋半岛、客家文化产业基地、客都大桥等重点工程。江南新城打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创新区、生态适宜型产业集聚区、世界客都展示区,设计构思以江为轴、以山为景;以湖为心、延续城脉,形成一湖、一廊、九区的功能结构(一湖为剑英湖;一廊为商务长廊;九区为文化休闲区、总部商务区、商贸区、商业生活社区和5个宜居生活区)。芹洋半岛打造生态新城、品牌发展创新园和总部经济发展基地

改造提升江北老城区。有序推进江北宜居城乡建设工程,充分挖掘江北古城资源及人文优势,引进优质企业参与老城区改造、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文化公园周边区域的策划包装,力争做到新城新面貌、古城古风韵,全面提升江北人居环境,实现新城古城统筹协调发展。

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严格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容提质提供用地保障。做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政策研究及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属地政府的主观能动性,精细化、网格治理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募集城市建设资金,探索建立PPP等多元可持续的融资模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配合市有关部门推进城市交通、污水和供排水、供气、园林等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城镇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增强城市魅力和影响力。坚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重点整治六乱等不良行为。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推进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切实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加强名镇名村、客家特色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

2﹒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构筑发展快速通道

借力全市构建潮汕平原北上拓展腹地枢纽城市良机,大力推进交通基础建设,突出抓好重大交通设施项目,构筑全面畅通的快速通道,促进经济振兴发展。

以梅州城区为中心,加强连接周边高速公路建设,重点推进梅平高速、客都大桥、罗乐大桥等工程建设,完善交通配套设施。以拉大城市架构,实现城市扩容提质为目标,逐步推进对国道G205G206线和省道S333线的升级改造。大力推进绿色廊道建设,力争重点交通沿线绿化率达100%。大力推进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抓好金丰至潮塘三级公路项目建设,抓好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农村公路路网。妥善解决城市重点交通节点的拥堵问题,加大城中村、城郊村道路改造升级,切实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加快推进梅州中心枢纽汽车站建设,逐步推进梅江路、彬芳大道、环市路公交车港湾式候车亭的改造建设,合理推进交叉环岛改造,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停车设施不足的现状。合理推进人行天桥建设,缓解人车拥堵的交通矛盾。

3﹒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完善全区水利体系

以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建设好防洪除涝减灾、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与河流生态修复、水务行业能力建设等水利工程,形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发展体系。

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新增1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以五小水利项目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一批灌区与节水改造工程,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成4灌区续建(新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西阳堤围加固工程,加快完成江河沿岸防洪减灾体系,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小流域的防洪能力。

继续开展南粤水更清行动,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重点加快推进我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使城市供水保障达标率提高至98%、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0%。加强重点饮用水源地

保护和主要水库、河流河段整治以及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建设一批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和主要水库、河流河段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周溪河、干才水等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重点河流、水库进行生态修复,重点完成5条中小河流的治理。

深化水利改革,改革和理顺水管单位管理体制,科学界定水管单位类别,合理定编定岗;全面推进水管单位内部制度改革,推进管养分离,逐步实现养护市场化。提升水利行业能力,加强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能力、水资源监控体系、应急管理能力、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设。

(三)强化社会事业建设,切实增进百姓福祉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来源,改善底线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以社工、社会组织、社区为重点的三社联动服务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现代社会服务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和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借力广州增城区对口帮扶,坚决打赢十三五扶贫开发攻坚战,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按照六个精准扶贫要求,确保到2018年我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施梅江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深入落实好保障基本民生和底线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就业、就读、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确保每年完成十件民生实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市场化、选择方式自主化。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均衡发展。提升社保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社保卡户籍人口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提高农村人均享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2﹒建立健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行有利于促进创业、就业的财税、投资、金融支持政策,把带动就业岗位增加作为重要内统筹考虑,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完善和落实鼓励创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孵化园区,优化创业环境。实施创业培训推进计划,进一步完善创业导师制度建设,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和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扩大就业援助范围,实施重点援助帮扶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建立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实行失业预警制度,建立健全失业预防和调控机制,建立就业和失业的评估制度,有效应对失业风险。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加快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切实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建立劳动用工数据库,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积极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强化集体协商代表培训,提高协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建设。

3﹒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贯彻《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并轨,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健全和完善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福利补贴和重点人群分类施保制度,实现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保、门诊统筹、异地医疗结算制度的政策和管理。强化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建立健全工伤预防、经济补偿、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等社会机构提供与社会保险相衔接的产品和服务。建立建全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扩大一站式救助定点医院,合理确定医疗救助标准。加强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进社保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城乡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做好城乡居民、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无雇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切实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妥善解决好老工伤问题。完善和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面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核对、网络化管理。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以及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施阶段性生活救助。

4﹒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现代化

以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为抓手,统筹各类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巩固提升教育创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推进新建小区配套学校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在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江碧桂园等地高标准规划建设各类学校,缓解城区学校学位不足问题。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学格局,充分发挥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完成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加快特殊学校建设,尽快投入使用。

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小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引导民办幼儿园加大投入,扩大优质幼儿园比例。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加大普通高中基础建设力度,加快教育装备建设步伐,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鼓励支持办好特色高中,实施普通高中的精品工程,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建立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确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不少于30%。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完善全员培训以远程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为主的培训体系。落实措施,力争各类教师学历层次达到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标准要求。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逐步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健全校长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建立城乡教师、校长双向任职制度,实行城乡学校之间的校对校双向任职交流和挂职培训学习制度,推行区域内教育人才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继续实行城区学校教师首次聘任高级教师职务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的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继续实施教育专业人才岗位补贴,并逐年提高标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升特色办学水平,努力创建全市素质教育示范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5﹒大力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狠抓卫生强区工作,把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建成三甲医院,创建深梅眼科专科医院,创建高级卫生镇4个,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卫生镇。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扩大防控覆盖面。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推广居家养老模式,鼓励敬老院社会化建设。发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专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市第二中医医院改造升级,支持市第二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评级工作。进一步增加对卫生的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调整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结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行社区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服务率达80%以上。坚持计划生育

基本国策,实施好两孩生育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落实惠民医疗行动。推进阳光采购,规范药品购进渠道。继续推进平价医疗服务,减轻群众特别困难群体就医费用负担。加强行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加强宣传力度,着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将体育场馆规划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和支持各类体育协会和健身组织发展壮大,加快振兴足球发展步伐,擦亮足球之乡品牌,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建设平安梅江

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安视频建设,提升主动预警和防范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巩固提升平安梅江成果,深入开展客都民意警务,扎实推进群防群治服务队建设。建立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依法加安全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加推进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应急救援能力、技术支撑能力、重大危源监管体系、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全面建立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综合应急能力。

(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区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加大投入建设区级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图书馆、文化馆场室设施配置,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提升配置必要的器材设备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集宣传教育、书报刊阅览、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休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到2020年,全部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二级站以上标准,建成30个以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文化室按照五个有标准继续完善设施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不断提升。

2﹒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机制,确保实现图书馆、文化和镇(街)文化站及其他公共文化活动场室免费向群众开放。努力发展网上图书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数字化服务网络,多渠道向基层群众配送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员工文化设施,推动文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与企业、工厂共建企业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点,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落实农村电影放“2131”工程,建立固定放映和流动放映相结合、公益放映和商业放映相补充的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坚持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鼓励和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培养和发展群众文艺队伍,引导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坚持大企业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盘活世界客都这一系统性文化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大力发展和壮大客家特色文化产业,尽快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梅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利用地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地带的有利地理位置,科学规划特色文化产业带。加快发展动漫设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扶持梅台文化创意园发展;扶持发展音像出版、印刷等传统产业,大力发网络传播等新兴传播载体,形成文化产业种类相对集中,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强文化与旅游对接,依托区域内厚实的客家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文化龙头企业为市场主体,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五大文化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力开展文化招商活动,组织、策划一批文化项目参与世界客商大会、梅州国际山歌文化节及其他文化盛事的招商活动,广寻商源。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重点支持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客家文化产业基地等做大做强。

4﹒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全面加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具有客家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努力推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抓好古文物、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古文物、古民居、古村落,积极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保护组织或机构加以保护。配合做好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推动有条件的镇、村申报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料、数据库及代表作名录体系,完善区、镇(街道)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或所;对列入国家和省级名录的项目实施全面、系统的保护;建立健全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培养文化保护专业队伍;传承和发展五句板、梅城山歌、对山歌和民间舞蹈席狮舞、铙钹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5﹒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和减少文化领域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设,逐步建立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加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建设,重点发展经纪、代理、认证与资信评估、咨询、担保、产权交易、文化社团、拍卖等中介机构。鼓励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艺术品鉴赏评估中心等。进一步发挥文化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行业服务和评估推介等作用。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市场、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鼓励和倡导社会自办文化,支持和鼓励民间文艺社团、群众文艺队伍、民间文化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或从事文化经营。大力推进宣传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文化发展所需的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文物专业人才、艺术门类人才等。加强对民间艺人、群众文化团体的指导和培训,挖掘培养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积极引进梅江建设文化强区亟需的文学艺术、文化经营、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文化建设,营造建设文化强区的浓厚氛围。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发挥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引领作用,在行政管理、投资服务、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建立网络审批系统,推行并联审批和一窗办服务模式,探索简化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审批手续。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透明度。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落非禁即入投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平等竞争,探索公共投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在公共资源配置中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立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和行政职权清单,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权力,严管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与改革方向不符合的权力,实现按法律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信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

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深化示范镇、示范社区、示范创建活动,结合镇级一办一中心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提升企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提供有力支撑等。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生态文明要求严格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以生态控制线划定为龙头,逐步推动各种规划控制线的综合与统一,实现多规合一,构建耕地、林地、水资源等红线的制度保障。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集约利用区、有限开发区、严格控制区的三区控制管理理念,优化城镇空间和项目布局,禁止在不符合主体功能规划区进行城镇、工业的开发建设,禁止在严格控制区内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无关的建设项目。围绕旅游开发区探索国土空间管制制度,加强对旅游开发区的分区、分级土地利用控制,加强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容量评估,落实生态环境影响控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有序和有节制开发。探索生态审计制度,设定生态资产负债表各项指标的控制目标,并在各部门进行分解,纳入部门领导考核指标体系,落实生态责任。推进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探索建立承载力预警机制,尝试在区域发展规划和新上项选址中开展资源环境冲击分析,防止过度开发和高冲击开发。积极创新文化和生态协同保护机制,重点围绕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物质遗产和生态资源实施整体规划、协同保护。加强区联防联治联建机制,围绕自然保护区、流域水环境、大气污染防治等,积极探索和其它县(区)之间的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生态共建机制,实现协同保护和协同治理。积极推行绿色保险制度,鼓励企业积极投保,推动企业自觉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降低环境风险。

2﹒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推进林业建设。推进绿满梅州十万群山森林围城工程建设,全面加强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美化绿化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升生态优势。继续实施消灭三改造工程,加快消灭宜林荒山和改造残次林、纯松林、布局不合理桉树林的步伐,加大封山育林和抚育管护力度,全面构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梅江。优化林业布局,将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森林和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积极申泮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力度。实施生红线划定工作,建立林业生态红线地理空间数据库,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完善水生态保护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逐步推动建江河沿岸防洪减灾体系,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小流域的防洪能力,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重点易涝区除涝能力基本达标。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对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重点污染源和风险源优先予以整治、搬迁或关闭,加强巡查和执法,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严控区内开展一切从事污染环境的行为。统筹城乡供水,强化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2020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取水许可总量。强化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至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70m3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60m3以下,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完善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乡

持续推进我区人居环境建设,确保各要素环境质量全面达标,构建优美生态家园。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和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水收集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体系建设,加强危险废物的收集、收运以及处置制度建设,强化运营监管,加强放射源管理,确保环境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健全、运行管理规范、效益充分发挥。

加大主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全面提升;加快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我区环境品质,到2020年,实现城区生活微环境全面改观。

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恢复,加快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及畜禽养殖业监管和治理,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状况调查,摸清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和治理设施情况,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和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到2020年,区全部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完成65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

4﹒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绿色发展步伐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力度,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指标。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和竣工环保验收关,推进和落实能评工作降低能耗水平,提高新上项目的能耗和环保门槛。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机制和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逐步降生产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加强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完善排污许可证申报登记制度,规范废物处置管理。加大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和两高一资企业实施严管、严治、严惩,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继续推进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健全利标准体系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机制,实施化解产能过剩标准支撑工程,综合运用工艺技术、装备规模、能耗、环保质量等多类标准,按市场化原则淘汰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关闭和加快淘汰冶金、水泥、造纸等行业中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企业和生产线,完成梅州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以下使用高污燃料的工业小锅炉的淘汰。严格实施环评制度,将细颗粒物和臭氧达标情况纳入规划环评和相关项目环评内容,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积极探索环境容量研究,将水和空气污染物纳污能力作为项目选择的重要依据。

5﹒加大软硬件投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全面完善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灾害应急、防治法规和科技支撑等六大体系;全面加强水文水资源和水体保持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水环境功能区现状监测,规范水源地防护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区违章整治,强化水源地水质保护和监管,持续开展PM2.5和臭氧等新型污染物的监测,逐步建立覆盖所有污染物的监测和统计体系。

强化机构能力建设。围绕梅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积极争取发改、经信、环保、林业、农业等在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面的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的支持,进一步加快我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的建设,以环监测、环境监察、生态信息、宣传教育为重点,强化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水平。

四、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改革举措和法治保障

改革和法治是我区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推进国家和省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梅江,为实现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全面深化改革

深入开微改革、微创新,发挥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引领作用,在行政管理、投资服务、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1﹒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和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提高预算透明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培育发展商品、资本、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配合市建设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和土地出让于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非禁即入投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平等竞争。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探索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融资模式试点。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合理务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培育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围绕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建立健全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和行政职权清单,实现按法律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信度。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建立网络审批系统,推行并联审批和窗办服务模式,探索简化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审批手续。逐步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三证合一,深化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相关改革。加快建设信息综合平台,完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镇(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站)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3﹒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探索完善人民调解、一村(社区)一律师、群防群治三位一体村级联动机制,推动农村社会治理政府包揽多元参与转变。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深示范镇、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活动,结合镇级一办一中心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社区事务监督组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推进基层自治。探索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拓宽网信访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培育发展一批骨干型社会组织,提高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建设水平。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提升企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主体自律机制,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建设法治梅江

建立规范有序、运转协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由全能型向有限型、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发展,推进法治梅江建设。

1﹒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决策机制,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问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惩处行政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渎职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制度建设。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建设法治社会

进一步清理整顿和整合行政执法队伍,重点在农业、城建、文化领域探索实行综合执法体制,着力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社会组织监管和自律制度,严格依法监管,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社会组织行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相关文章
    点击排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建议
Copyright 2006 www.enzu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制作维护  备案号:粤ICP备0503379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